别说不确定性了,其实大方向已经确定了!
当前,我们面临诸多不确定性。但是现在这些不确定性已经越来越具有了趋势上的确定性。让我们观察到这些确定的方向,放下焦虑,停止观望,勇敢地面对未来。
第一个不确定性是中美关系。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?会不会再次进入良性的轨道。答案是肯定的,但周期会很长,短期内的对抗、竞争是不可避免的。这是老大为阻止老二超过自己采取的挣扎,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老二妥协,和老大拉开安全距离,要么是老二超过老大。美国一定会采用任何可以采用的手段阻止中国的超越。贸易战、科技站、金融战都会发生,有的已经发生。但直接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很小,因为大国之间的战争没有谁会赢,结果是两败俱伤或共同毁灭。美国的策略可能会是发动代理人战争拖住中国。在这样的形式下,我们一定要认识到,在两国竞争的过程中,损失是不可避免的。因为在初期我们处于劣势,肯定要吃亏。但是,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自己的事,坚持做正确的事,扛过了打击,就能变得更强。到时候美国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中国的崛起,酸溜溜的接受现实。但有一点要特别小心,就是一定不要上当,不要陷在代理人战争的泥沼里。
第二个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。如上面分析,要接受损失是不可避免的。企业、个人都是如此。但损失并不是不可挽回的。中国有最大的市场、最大的消费群体和最多的需求。人民的生活水平、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有空间就是发展的动力。中国并不缺钱,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了大量财富,不会凭空消失。只不过现在钱留滞在某些地方,没有有效的流动起来。居民、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性都选择了捂紧钱包。但种情况会过去的,因为金钱总会流动起来。国家的导向和政策也已经明确了,提出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。要发展科技产业、绿色产业、民生产业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。中国的经济很快就会回到正轨。新能源转型、新基建、改善民生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和需求,这些都是明摆着的。当前,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。躺平就意味着集体自杀。有资本的人要开始找项目投资,但要注意按照国家指明的方向去找,坚持长期主义,摒弃短期套利思想和行为。有点储蓄的要开始消费,但要注意留安全的余量。每个人都要想法去工作,做点有意义的事。
第三个不确定性是科技发展带来的。人工智能、大模型将改变生产、生活方式,改变社会的运行机制。但这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总体上是进步性的,因为科技将提高生产力、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从长期上看,相当一部分工作将被机器取代,但也会有新的工作被创造出来。类似情况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。我们不需要有太多担忧,因为作为普通人,毕竟还是要脚踏实地的生活。每个人都要学习一点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技能。只有这样,才能充分发挥机智和人智各自优势,实现双智协同。至于未来社会运行机制如何调整,生产关系如何建立,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个顺应的过程,不必要过早焦虑。
总之,现在不应该再过多的谈论不确定性了。而是透过这些不确定性,把握确定性,坚持做正确的事。2024年一定会走出低谷,龙行天下。